济南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宣讲工作中存在的形式单一、水平不高、效果不好等问题,创新推出“六个结合”宣讲工作法,提高了宣讲工作成效,取得了积极实践成果,受到了机关、基层的一致好评。
一是海选与精选结合,组建宣讲好团队。发动市直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宣讲活动,选拔优秀宣讲员。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基层上报的优秀宣讲员进行宣讲比赛,层层推荐优选宣讲骨干,建立市直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基层党支部书记宣讲团、“学·思·享”理论宣讲团等成员共约110人,涵盖领导干部、专家教授、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员干部,都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实践经验和宣讲能力,宣讲过程中获得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在省市理论宣讲比赛中获奖近50人(次)。
二是分类与集成结合,注重宣讲高效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分别组织开展“学·思·享”“百姓宣讲”“我来讲党课”“我来讲党务”“砺心·青年联学论坛”等各类学习交流活动,为机关各类群体和各项工作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将各类活动产生的优秀成果进行整合,为基层提供集成式的宣讲服务,既满足了基层各个层面、各项专题的学习需求,又避免了多头宣讲,有效提高了宣讲效率,减轻了基层负担。
三是点单与配送结合,提高宣讲针对性。将各类学习交流活动中产生的优秀宣讲员和宣讲课程汇编成集,供基层党组织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宣讲课程,实行“点单式”“分众化”宣讲,同时根据各部门单位不同的职能任务和工作要求,选配主题集中、适路对口的宣讲课程送学上门,如对公安局选配关于忠诚、纪律等宣讲主题,对窗口单位选配宗旨意识、作风效率等宣讲主题,对基层社区选配爱国爱党、文明素质等宣讲主题,对学校师生选配理想信念、科技文化等宣讲主题,使广大受众产生强烈共鸣、深受教育启迪,有效提高了宣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四是线上与线下结合,提升宣讲传播力。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网上宣讲,组织各直属党组织选送理论学习微视频280个、优秀党课125个、百姓宣讲作品64个,制作理论宣讲微视频、优秀党课等近60个在“学习强国”“舜网”等平台线上专题展播。同时结合各单位工作需要,举办理论宣讲进基层现场交流分享会150余场,充分利用机关驻地公共区域,建立市直机关共享学习站9处,各机关党组织普遍建立学习角、学习园地,为各单位基层党组织深化理论学习、开展联学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是理论与故事结合,增强宣讲感染力。既有专家学者通过严密的逻辑说理深刻阐述党的创新理论,体现宣讲的理论味儿,如《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长青之道》《守纪律讲规矩 握好使命任务接力棒》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浅出地论证了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行为要求;又充分把握理论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规律,融故事化讲述和视频、曲艺等形式于一体,让理论宣讲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如山东快书《幸福河》,借滩区父女的故事生动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为济南发展带来的蝶变,《古村落的新生》讲述了文化传承给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助力,《快递小哥的千面人生》讲述了圆梦路上普通人的奋斗故事,通过身边的典型事迹、贴近生活的实例,将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以“小切口”展现“大视野”。
六是机关与基层结合,扩大宣讲覆盖面。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议题”、中心组必学主题、“三会一课”长期主题、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题,大力加强机关政治学习和理论宣讲,对中心组学习全过程闭环管理,发挥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深化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650个,实现政治学习和理论宣讲系统化、常态化、全覆盖。大力推动理论宣讲进基层到一线,结合“上一线、察实情、练本领、促发展”群众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及重点项目集中宣讲近20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效凝聚了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会强省会的智慧力量。
(供稿:济南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通联员:毕京利;审稿人:朱雷)